|
截至6月20日,莆田秀嶼港口安全、高效完成87艘次硫酸銨船舶裝卸任務,同比增長85.1%;累計完成硫酸銨吞吐量84.64萬噸,同比增長102.24%,硫酸銨半年內作業量創歷史新紀錄。 協調發展,優化港口布局 莆田秀嶼港口原吞吐量占主要版圖的煤炭大宗干散貨受困于相對狹窄的地域空間,不僅能力無法釋放,而且緊鄰居民區,帶來了粉塵污染、環保影響等問題,莆田港務集團協調發展,根據市場需要明確各港口的功能定位,充分利用各碼頭自身在泊位水深、堆場規模、經營貨種、港口集疏運及后方產業集群等方面,統籌對各碼頭的發展規劃,將大宗散貨和煤炭作業,從秀嶼港口作業區外移到其他港口作業區,逐步實現港口的生態轉型,形成各港口的自身特色,優勢互補,實現港口之間的差別競爭和錯位發展,為發展硫酸銨集散中心奠定有力基礎。
搶抓機遇,深挖市場潛力 以市場為導向,秀嶼港口公司結合當前市場形勢,在鞏固鋼材、散水泥等傳統貨源的同時,不斷調整市場營銷策略,加大貨源市場調研,致力打造硫酸銨集散中心,搶抓市場機遇,主動走訪客戶,以裝卸效率高、服務態度好、倉儲利用優等優勢,持續保持與重點客戶的溝通合作,進一步鞏固優勢貨種及開拓硫酸銨新業務。 統籌協調,激發內部活力 今年以來,秀嶼港口克服上半年充沛雨水氣候及硫酸銨市場行情動蕩和新冠肺炎疫情多重影響,始終堅持疫情防控和港口安全生產“兩手抓、兩不誤”的主基調,以“三提三效”為主旋律,統籌調配人員和設備,最大限度發揮泊位生產能力,緩解船舶壓港壓力,解決硫酸銨作業量大、人員不足,設備老舊等問題,實現生產資源和人力的有效集中和運行,推動生產經營共贏發展、量效齊增。
科學謀劃,提升作業效率 充分利用碼頭岸線資源、潮汐窗口期,科學安排船舶進出港計劃,嚴格落實生產“零等待”,有效提高泊位的利用率和生產效率;加強與口岸單位、客商企業、船方及代理的聯絡溝通,統籌協調生產各個環節,優化生產組織流程,減少船舶非生產作業等待時長,確保船舶快進快出;強化內部溝通協調,研討裝卸工藝,科學制定裝卸作業計劃,做好人員、設備靈活調配,最大限度提高作業效率,為實現硫酸銨吞吐量逆勢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 下一步,莆田秀嶼港口將繼續牢固樹立“一盤棋”、“一家人”思想,提升大局意識,配合集團統籌調度,服務集團總體戰略,聚焦“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錨定半年目標、全力提速沖刺、奮力實現“雙過半”,以實際成效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


